四向四果 – Four Stages of Enlightenment

四向四果,佛教术语,为声闻修行的次第及证得的果位,出于《杂阿含经》。其中,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及阿罗汉,四者称四沙门果;再加上初果向、二果向、三果向、四果向,合称四向四果。因为每一个果位都分成两阶段,所以又称四双八辈、四双八士。

须陀洹

(梵语:Srotāpanna,巴利语:Sotapanna),又译为须陀桓、须陀般那,窣路多阿半那,窣路陀阿钵囊等,义译预入、沟港、至流、预流、入流等,佛教术语,是佛的四双八辈弟子中的最初位阶,上座部和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都设沙门四果中的果位。

须陀洹(巴利语:Sotapanna)是由巴利语:sota(意为河流),与巴利语:āpanna(进入者、胜者),合成,字面意义为进入河流者、于河流中的胜者。 释迦牟尼佛以河流来比喻八正道,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。能够入流的要素(入流支)有四个: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如理思惟以及遵行正法(法、次法向)。遵行以上四者,就能够成就向须陀洹。成就四不坏信,就可证须陀洹果。

斯陀含

(梵语:Sakridāgāmi,巴利语:Sakadagami)是部派佛教修行的位阶、果位名称,意为一还果,是沙门四果第二阶成果成效,因此也称为二果,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(初果、预流果),此之后则为阿那含(三果、不还果)。

斯陀含为梵语,翻译成汉语、中文的意思是「一往来」,佛经中也称为「一上一还」,指的是: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,就能够完全解脱,永远出离轮回。得一来果的圣者,又称家家(kulajkula)。 须陀洹果与斯陀含果的成就,代表三无漏学中的戒行圆满,因此得斯陀含果的圣者,不会投生三恶道,其定力与修行也不会退失,至多在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,就可以得到解脱。

阿那含

(梵语:अनागामिन्,Anāgāmi),是一个佛教用语,由后秦鸠摩罗什由梵语译为阿那含,「不来」或「不还」之义,声闻第三果。谓不再来,又称不还果,是佛教修行者进入圣道的果位之一,为部派佛教之中沙门四果的第三向,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,而证涅槃。

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,方证得之。 五下分结尽,得阿那含。五下分结是:我见(身见)、戒禁取见、疑见、贪欲、瞋恚。欲界的修道所断惑,至此已经断尽。 证阿那含果的圣者,已经断了欲界的烦恼修惑,不再染着欲界的五欲。因断除了欲界的贪爱,必定证得初禅。死后将会离开欲界,上升色界或无色界,在那边入涅槃,不再返还欲界。

阿罗汉

阿罗汉(梵语:अर्हत्,Arhat;巴利语:Arahant),又译阿罗诃,意译为应供、杀贼、无生,汉语常简称为罗汉;为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的第四果,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、十二因缘观、四圣谛、八圣道,于蕴、处、界观行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、空、无常、苦、无我,进而断尽我见、我执、三界贪爱、无明及其它所有烦恼,于当世舍寿时愿意将自我灭尽不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,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余涅槃界的圣者。自佛陀三转法轮以来,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果,还有众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、斯陀含和须陀洹。 佛陀十号中,也包括阿罗汉,汉译通常作“应供”。

en_USEnglish